为什么没人为数据库软件付费
开源数据库存在一个盈利问题,就连这些公司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在宣布其新的专有许可证时,MongoDB 声称这是必要的,否则云服务商可能会“攫取所有价值”。Redis Labs 则非常担忧,认为必须更改许可证才能在“云时代维持可持续的业务”。当这些公司为了专有许可证而放弃开源,并将责任归咎于外部时,我们不禁感觉到,问题并不在于许可证和云服务商等外部力量,而在于他们采取的盈利方式。
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惨淡。2009年开启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时代。仅在那一年,我们就看到了 MongoDB、Redis 和 Hazelcast 的诞生,而 Aerospike 和 Couchbase 也在一年后首次公开亮相。这批新型数据库不仅都没有使用SQL,而且都提供了强大的开源版本,并配以企业版和支持合同来支付开销。这批新生力量广泛宣传开源的好处,并因此获得了用户群的迅速增长作为丰厚回报。
到了2015年,Tech Crunch 已经有足够信心宣布,
“开源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开源社区履行了它的承诺。成千上万的工具和库被编写出来以支持这些新产品。无偿的维护者们花费了无数时间,从事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将软件打包以便在各种平台上分发、报告错误、提交补丁和请求新功能。软件的易于获取和广泛的社区支持启动了一个良性循环,在很短的时间内带来了巨大的增长。
但问题始于最初的盈利尝试。那些在市场营销和利用开源方面极具创新精神的公司,又退回到了传统的企业销售策略。习惯了用简单的“apt-get”或“docker pull”命令免费安装软件的用户,现在却被要求忍受长达数小时的销售电话、与所提供价值完全不成比例的定价,以及对可用硬件的人为限制。去年12月底,我们开始进行一项分析,比较了累计开源采用量(docker pull次数)与这些公司自己公布的付费客户数量1。结果令人沮丧。

2014年9月,一位 MongoDB 员工写了一篇博客文章,文中显示该行业曾预期转化率为1000:1。六年后,我们看到实际的转化率比预期差了两个数量级以上。如果利润率高,这本也无妨,但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情况并非如此。MongoDB 和 Elastic 都是上市公司,其财务报表显示它们每季度亏损近4000万美元。Redis Labs 刚刚完成了 E 轮融资,并确认他们尚未实现正现金流,更不用说盈利了。而 CockroachDB 承认只有50个企业客户。这四家公司总共筹集了近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我们自己的经验表明,客户确实想要企业版独有的功能,并且愿意付费——我们的许多用户告诉我们,他们在转向 KeyDB 之前曾认真考虑过 Redis Enterprise。问题在于,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这些“企业”产品提供的体验反而不如客户已经习惯使用的成熟开源版本。高昂的价格、激进的销售策略和随意的限制都限制了付费产品的采用。
这种情况与 Napster 和文件共享的早期惊人地相似,当时目瞪口呆的音乐高管们试图向一个已经有了其他选择的市场强加条款——只是这次没有法律上的模糊性。正如 iTunes 所证明的那样,我们相信客户愿意为更优秀的软件付费,但前提是必须首先为他们提供条款合理、价值明确的公平交易。
#
一条新出路当我们决定围绕 KeyDB 创业时,我们不想重蹈覆辙。相反,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前提:如果附加功能以公平的价格和用户期望的便利性提供,开源软件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我们认为,许可证不应该因人为限制而变得复杂。你可以在任何想要的硬件上无限制地使用开源软件,那为什么还要为专业版按核或按GB付费呢?这难道不是一种降级吗?
KeyDB 完全兼容 Redis,性能提升高达5倍,并增加了许多额外功能,如主动复制和子键过期。信守我们的承诺,KeyDB 企业版提供公开透明且公平的定价,并包含FLASH 存储和 MVCC 等高级功能。KeyDB 旨在为您节省时间和金钱。我们相信您会对结果感到满意。
更新:自 2022年5月12日起,KeyDB 已完全开源。